你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论文>电气常识>理论学习>正文
自动化学习之:)计算机控制
日期:2008-6-23 22:47:10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 作者:未知
点击【】放大字体.
WWW_PLCJS※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计算机对自动控制的影响要是只局限在离散控制理论上,那也就不是计算机控制了。事实上,80年代以后新建的化工厂,基本都采用计算机控制。说是可以采用比PID更先进的技术,实际上,绝大多数还是在用PID,加上顺序控制,按部就班地执行一系列动作。那计算机控制的好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WWW_PLCJS※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过程控制的实际装置最初全是直接安装在现场的,后来出现气动单元仪表,可以把压缩空气的信号管线从现场拉到中心控制室,操作工可以在中控观察、控制全厂了。电动单元仪表防爆问题解决后,中控的使用更加广泛。操作工坐在仪表板前,对所辖工段的情况一目了然。但是随着工厂的增大和过程的复杂,仪表板越来越长,一个大型化工厂随随便便就可以有上千个基本控制回路和上万个各种监控、报警点,仪表板非有几百米长不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生产过程的高度整合,使一两个人控制整个工厂不光满足削减人工的需要,也对减少通讯环节、综合掌控全局有利。所以,计算机显示屏就不光是酷,而是必须的了。另外,计算机控制使现场仪表(阀门、测量变送器等)的自检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于是,计算机控制就是不花没人性了。
P_L_C_技_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WWW_PLCJS※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计算机控制从一开始的集中控制(用IBM的大型机)到现在的分散控制(所谓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走过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集中控制的要害在于风险集中,要是大型机挂了,全厂都要失控。分散控制将全厂划分为若干条条块块,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一个控制用局部网来分散控制,主要子系统都是实时冗余的,故障时在第一时间内切换到备用系统,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在平时定期互相自检、切换,以保证可靠。分散控制显然大大提高由于计算机本身引起的可靠性。但是现场仪表和接线终端(field terminal assembly,FTA)不是冗余的,整个可靠性链还是有漏洞。另外,控制局部网的同轴电缆长度有物理限制,FTA到DCS的长度也有物理限制,所以最后分散控制还是不怎么分散,全是集中在中控室附近或地下室里。不过DCS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不妨碍其在逻辑上的分散,只要不是一把火把 DCS的机房烧掉,部件可靠性的问题还是可以很好地隔离在小范围。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WWW_PLCJS※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既然DCS是一个局部网,那就有一个通信协议的问题。DCS基本上用两大类型的通信协议:轮询(polling)和中断。轮询由中心控制单元轮流查询所有子系统,不管有没有数据更新,到时候就来问一遍,所以不管什么时候,系统地通信流量都很高,但是恒定。中断方式正好相反,子系统自己先检查一下,如果数据没有变化,就不上网更新;直到数据有变化,再上网“打一个招呼”。这个方式的平时通信流量较低,所以网路带宽要求较低。但是生产过程发生异常时,大量警报数据蜂拥而来,如果带宽不够,就会发生通信阻塞的问题。所以,中断和轮询到最后对带宽的要求是一样的,因为谁也不能承担生产过程异常时通信阻塞的后果。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WWW※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二十年前,Honeywell是第一个吃DCS这个螃蟹的公司,今天Honeywell仍然是行业里的老大,尽管其设备昂贵,被戏称为Moneywell。当年的DCS全是量身度造的硬件、软件。今天在“开放系统”(open architecture)的大潮里,DCS的制造厂家都纷纷将控制台和计算、网络控制单元转向通用的WINTEL或UNIX平台,自己专注于工控专用装置(如基本控制装置,包括I/O)和系统的软件整合。但是这带来了新的问题。通用/商用硬件、软件的可靠性常常不能满足24小时、365天的连续运转要求。对于大多数IT来说,机子坏了,两小时内换上就是很快的了。但是对于生产过程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开放结构容许将DCS和经营、管理、办公网络相连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流速度和深度、广度,但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紧接着就是DCS前面竖起一道又一道的防火墙,把数据分享和远程操控压缩到最低。另外就是WINTEL夜以继日的不断更新换代,使硬件、软件的稳定性十分糟糕,没有过多少时间,又要升级,又是头疼。这是DCS的第二个螺旋形上升,只是现在还是盘旋多于上升。
WWW※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计算机控制的领地也在扩大,类似USB那样的技术也开始用于数字化的仪表。过去的仪表都必须把信号线拉到接线板(marshalling panel)上,然后再连到FTA上,这样同样远在百把米外的10台仪表,需要并行拉线,很浪费。用了类似USB现场总线(field bus),各个仪表可以“挂”在总线上,然后一根总线连到DCS就可以了,大大节约拉线费用和时间,对系统(如加一个测量用的变送器或控制阀)的扩展也极为方便。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WWW※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DCS的最大优越性是可编程。这不是简单的像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多用于机电控制)的梯形逻辑那样编程,而是可以像C、FORTRAN那样“正规”的编程。没有在IT干过,只能和学校里计算机语言课程和大作业的程序相比。DCS编程和平常的编程相比,还是有一些特点的。首先,DCS的程序属于“再入”式,也就是定时反复运行的,而不是一次从头到底运行就完事的。所以DCS程序可以在运行完毕时在内存里存放数据,到下次运行时再调用,形成所谓“递归”运算。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要是别人在你两次运算中间把那个中间数据更改了,你就惨了,找债主都不容易。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W1WW_P4LCJS_COM-PLC-技.术_网

DCS程序的特色是实时,所以其执行非常取决于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的顺序。时序上要是搞岔了,老母鸡也就变鸭了。问题是,分散控制要求越分散越好,不光是可靠性,在系统资源的调度上,分散了也容易使系统的计算负荷均匀。这样一来,一个应用程序包常常将一个巨大的程序打散成很多小程序,各自的时序和衔接就要非常小心。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WWc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和学术型控制计算程序最大的不同,或许还在于对异常情况的处理。一个多变量控制问题在实际上常常会有部分变量处于手动控制,而其余变量处于自动控制的情况。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麻烦,在实际上是一个噩梦。不光要考虑所有的排列、组合,还要考虑所有情况平顺的切入、切出,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还有就是要考虑异常情况下如何安全、自动地退出自动控制,交还手动控制。有时操作规程上的一句话,程序写写就是一页。如果操作规程上来一句“视情处理”,那就更惨了。在所有控制程序中,控制计算通常不超过30%,20%为人机接口功能,而50%为异常情况处理。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W1WW_P4LCJS_COM-PLC-技.术_网

计算机控制不是因为更先进、更有效的人机界面才开始的。从一开始,人机界面就面临一个管中窥豹的问题。计算机的CRT显屏只有这么大,不可能 “一言以蔽之”,在一瞥之中把所有的过程信息尽收眼底。计算机可以不断地换屏,分段显示其他装置、工段的信息,但是把所有的工段、装置分别用各自的画幅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找都不容易找到,就像在同一个目录里杂乱无章地放上百把个文件一样。分级的菜单是传统的解决办法,但是要逐级上去再逐级下来,很费时间,情急之中,往往来不及更换。大键盘上short cut键可以“一键调出”,但需要死记硬背,这可不是几个、十几个画幅,而是上百个甚至更多。很长时间以来,如何有效地在画幅之间导航,可以在最短时间和最少点击内,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直观地找到所需要的画幅,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WWW_P※LCJS_COM-PLC-)技.术_网

plcjs.技.术_网

    人机界面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色彩。还记得DOS 2.0时代的WordStar吗?那是黑底绿字的。那时候,CRT亮度不足,寿命也糟糕,黑底可以延长寿命,绿字可以增加反差,帮助阅读,反正机房是暗暗的,黑底并不伤眼睛。到了WordPerfect 5.0的时候,就是蓝底白字了,字和背景之间的反差大大减小,蓝底也比较适宜于在明亮的房间内使用。到了Word的时代,没有昏暗的机房了,基本上都用像纸上写字一样的白底黑字了,再用黑底绿字,太伤眼睛。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1 2  
WWW※PLCJS_COM-PL#C-技.术_网(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评论内容
载入中...
相关文章
商城相关
相关下载
博客相关
论坛相关
P
L
C



|










|


P
L
C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求职信息
·推荐产品
·推荐厂商
深圳秦合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秦合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称重传感器(Loadce......
广州汇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汇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自动化设备开发、维修改造、电......
深圳联脉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自1998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业控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目前有机房监......
北京力天昭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力天昭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ekingPowerSkyScience&......
东莞市友诚自动化 
   本公司专业代理台湾永宏、台达PLC、HITECH人机、特价供应文本显示器MD20......
深圳市爱威轮实业有限公司 
   爱威轮实业对广大用户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贯穿于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在每一......
·栏目热门排行
·站内热门排行
载入中。。
报告错误·关于我们· 用户帮助·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本站服务 · 合作伙伴 ·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 投搞指南

迅闻自动化工程部声明如下:
旗下网站:PLC技术网(www.plcjs.com)-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65530号
网站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
法律保护:PLC技术网,迅闻电子,plcjs.com,plcjs.net,plcjs.cn等字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51La